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2018年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 CAN,I CAN)”。为鼓励患者主动交流、勇敢面对疾病,科学制定健康选择,湖南省肿瘤医院在不久前发布的“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年报”基础上,针对年报中发病率排名前10名的癌症,邀请该院权威专家于世界癌症日进行解读,呼吁应对癌症全社会共同参与,成就奇迹。 第七名:子宫体癌 指导专家:妇瘤五科 主任 张克强 主任医师 发病特点:子宫内膜癌是湖南省发病率排第七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10.2/万人次。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异常子宫出血(包括不规则的月经周期以及经间期出血)以及绝经后阴道流血。对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临床表现与卵巢癌类似,比如腹痛或盆腔痛、腹胀、早饱、肠道及膀胱功能的改变。 发病原因:子宫内膜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多发生在围绝经期女性,其发病与肥胖有关,吸烟、未育、不孕、月经初潮过早以及绝经期延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对于患有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的女性(也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其发生结肠癌、卵巢癌以及Ⅰ型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但是复合口服避孕药、长效的醋酸甲羟孕酮片以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应用均降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预防及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强调“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 “规范化”主要是遵循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中心(NCCN)的指南和诊治规范,采用FIGO 2009手术病理分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前依据肿瘤的扩散范围大致分为肿瘤局限于宫体、扩散到宫颈和扩散到子宫外,全宫双附件切除和全面分期手术是最基本的手术方式,扩散到宫颈者还需行根治性或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扩撒到子宫外需行减灭手术。术后根据分期、组织分化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确定是否需要补充放疗或化疗。 “个体化”的治疗,是要结合医师的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诊治方案,如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切除双侧卵巢会带来诸多影响,如潮热、阴道萎缩等不适,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股骨头骨折等风险和影响认知功能等。因此,对于肿瘤直径小于2 cm,组织分级G1或G2级,侵犯子宫肌层小于1/2,非特殊类型,年龄小于45岁,非Lynch综合征家族史[即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可以保留双侧卵巢,有些年轻未生育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甚至可以采用保留子宫的保守治疗方法,待完成生育后再切除子宫。错配缺失基因型(MMR)在子宫内膜癌(EC)中约占20%-30%,研究认为, PD-1抑制剂治疗MMR型子宫内膜癌很有前景,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为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前景。 专家提醒: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好,早期5年生成率可达到90%,但是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浆乳癌、癌肉瘤以及较晚的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差,需要长期随访。
|